事实上,也正因为债务高企,债转股也成为山西煤企的救命稻草。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郭秀明用形势更好、方向更明、责任更重三个词语,概括当前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发展阶段,指出要将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在共担、共享之中。从分项指标来看,企业在信息披露,对利益相关层面的履责方面提升最为显著。
本次会议以共担责任共享未来为主题,国内外企业就社会责任发展的最新趋势以及相关实践进行交流。化妆品企业玫琳凯对外事务副总裁张晶在此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玫琳凯为女性提供更多创业机会。报告显示,2016年,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指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指数提升至1137,较2015年增长6.9%。民营企业对社区履责显著提升且表现最好,相关指数由2015年的700增长至约1750。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6日在北京召开
对此,王帆认为,中国在此次峰会后接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并于2018年主办峰会,将有助于中国发挥主场外交的优势,为促进上合组织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倡议与方案。外交学院副院长王帆指出,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地域上,从中亚扩展到南亚、西亚,进一步扩展到印度洋。世界银行今年1月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显示,2016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3%,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增速。
在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因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遭遇挫折以及西方民粹思潮蔓延的大背景下,中国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正成为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引领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全新动力。最后,由于政局波动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投资损失的风险。2015年3月,商务部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明确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是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狙击风险。
2008年后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陷入衰退,至今仍复苏乏力。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辅之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其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为全球经济进入新的长波增长周期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一带一路既为中国自身对外开放战略的全面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抓住中国机遇、积极应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困途径。这两条广袤而又雄伟的经济带人口超过20亿,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存在着一个个未来一段时间极具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存在着巨大的合作和开发潜力。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金融业发展更为滞后,资金也相对匮乏,这些都有利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和制造业中包括通讯服务业在内的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上下游产业,以及金融服务业面向这一区域走出去,并取得积极成果。因此,中央先是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而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又对利用外资引进外资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主要是吸引外来投资大国,吸引外资数量在发展中国家始终居于首位。借一带一路东风,我国企业走出去愈加频繁,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妥善应对新挑战在全球化遭遇暂时挫折的特定背景下,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积极走出去,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风险和问题。三是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自身经营管理风险。
对具备较强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实力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可以在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的前提下,鼓励其自主选择走出去的具体方式和相应路径。新常态下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点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即新常态。
这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个别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可能产生戒备、猜疑和防范,他们既不愿意放弃此次机遇,又担心中国在经济上主导完成区域整合,提升在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力量。一带一路倡议和更高层次的全面引进外资战略则全面把握了对外开放的两大基本点,一带一路主要是走出去,更高层次的引资战略则是引进来,这两点共同构成新形势下中国完整版的对外开放战略。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汇率风险,以及一些民营企业可能面对的换汇问题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石油价格未来走势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全球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从2008-2014年的一飞冲天到147美元/桶,再到2014年之后跌落悬崖,一直下跌到35美元/桶附近,然后再回到今日的50美元/桶一线横盘,石油走势实在是步步惊心,恍如昨夜。近期来看,美元指数走势成为影响原油价格比较大因素,若美元依旧维持在100附近且趋势开始走弱,原油价格将有望突55美元/桶这一前期高点。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页岩气资源,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自2016年之后保石油生产和消费平衡,甚至在当前石油价格在50美元左右附近低位区间,仍保持较大的出口能力。近日,一则关于中国全球首次可燃冰开采成功消息,横扫各大新闻头条版面,一时间举世瞩目,风头无两。虽然2016年以来美国率先走出经济衰退期并开始恢复增长势头,但是在全球能源格局优化,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等等趋势下,原油还是难以重现昔日高价时代的荣光。
作为一个可能会在未来数十年里影响改变全球能源利用格局的重大事件,当然值得喜大并奔。雪上加霜的是,与此同时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则也是几乎同时开启能源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使得中国2016年的石油消费为5.56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反倒较2015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剔除原油库存变动,实际消费只是新增0.7%左右。
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五(5月19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8至720座,连续18周录得增加,对于OPEC而言,全球油价定价权之争还将持续。可以预料的是,在石油结算领域,人民币和美元必然将会产生更大的摩擦,而全球范围的石油价格走向,也必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加强和美元的结算霸主地位衰落而更加复杂。
作者系北京博睿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当前石油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全球石油供给过剩,而全球经济恢复程度远未达到预期,导致全球能源消费能力不足。
更严重的是,其对于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欧元区的冲击至今未能消退。但是,考虑到可燃冰商业化还有待时日,同时工业上还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突破,故而也应当对其保持清醒对待。虽然OPEC已达成减产协定,但美国的页岩油出现以及中美刚刚签订的G2能源协定,OPEC的减产前景并不容乐观。吃一堑,长一智,后金融危机时代,可以预见的是,作为全球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将来必然要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能源结算体系,特别是2017年力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即提高人民币国际结算地位,在基建领域建设投资带动国内过剩产能转移释放,并建立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领域人民币国际结算的目标。
当前,全球的主要石油领域供应方主要沙特、伊朗、科威特为首的OPEC、美国及俄罗斯等,需求方主要是欧洲、美国、中国、日本以及最近经济快速增长的印度等。另外一个能源消费大户印度则由于废钞令的影响,2017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量一度大跌2%-3%,对于全球石油出口国则又是一个阴霾。
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待石油价格走势在2008年次贷危机中,美国强势利用其美元在石油领域结算霸主地位,成功地将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化为全球性危机,通过几轮QE量化宽松政策,让全世界分担其经济危机带来的后遗症。须知,当前全球主要能源市场还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导的化石能源格局,现阶段还是应该理性看待可燃冰对于当前能源市场的冲击,未来十年内,石油在当前的国际能源格局的地位依然稳固,不可替代。
考虑到当前阶段石油领域供大于求格局,而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主要进口国在其中话语权日益提升,人民币结算石油国际贸易未来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实际上,自2016年以来,全球石油领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全球经济不景气,而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不但不进口石油,反倒是出口石油和OPEC竞争。
鉴于当前全球的能源格局,对于全球数一数二能源需求大国中国来说,个中意义自然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始于美国的2008年次贷危机正是通过美国QE政策传递到原油价格上,然后让全球诸多国家为之买单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页岩气资源,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美国自2016年之后保石油生产和消费平衡,甚至在当前石油价格在50美元左右附近低位区间,仍保持较大的出口能力。近日,一则关于中国全球首次可燃冰开采成功消息,横扫各大新闻头条版面,一时间举世瞩目,风头无两。
雪上加霜的是,与此同时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则也是几乎同时开启能源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使得中国2016年的石油消费为5.56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反倒较2015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剔除原油库存变动,实际消费只是新增0.7%左右。众所周知,始于美国的2008年次贷危机正是通过美国QE政策传递到原油价格上,然后让全球诸多国家为之买单。
作者系北京博睿达鑫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近期来看,美元指数走势成为影响原油价格比较大因素,若美元依旧维持在100附近且趋势开始走弱,原油价格将有望突55美元/桶这一前期高点。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石油价格未来走势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全球石油市场,石油价格从2008-2014年的一飞冲天到147美元/桶,再到2014年之后跌落悬崖,一直下跌到35美元/桶附近,然后再回到今日的50美元/桶一线横盘,石油走势实在是步步惊心,恍如昨夜。当前,全球的主要石油领域供应方主要沙特、伊朗、科威特为首的OPEC、美国及俄罗斯等,需求方主要是欧洲、美国、中国、日本以及最近经济快速增长的印度等。